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興趣
- 來源:愛和樂教育服務有限公司
- 點擊數:954
- 發(fā)布日期:2013-06-21
導讀: 低年級的孩子是剛從幼兒園轉到小學學習,愛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。教師可針對每課不同的學習內容,使學生在趣中生疑、疑中生奇、奇中生妙,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。
一、創(chuàng)設生活情境,營造學習環(huán)境
低年級的孩子是剛從幼兒園轉到小學學習,愛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。教師可針對每課不同的學習內容,使學生在趣中生疑、疑中生奇、奇中生妙,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。例如,一年級第一單元《快樂的校園--10以內數的認識》中,主要是讓學生學習10以內的數,如果按照一般的教學方法,把這10個數數來數去,學生可能就會厭煩。教師可以帶學生到操場上做他們非常熟悉、喜歡的“拔河、老鷹捉小雞、丟手絹”等游戲,讓他們邊玩邊數數。使他們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,進而激活學生的思維,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,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(tài),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中。
二、動動小手,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,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
數學不是枯燥乏味的,而是來源于生活。低年級的小孩子年齡小,可持續(xù)注意力時間短,容易在課堂中走神,他們更愿意玩,更愿意活動。為此,在課堂中適當的動動他們的小手,他們的注意力就集中過來了。
在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,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與學習內容的呈現方式緊密相關。只有不斷的把富有挑戰(zhàn)性的學習內容用學生喜愛的不同形式呈現出來,這樣才能激發(fā)興趣,激活思維,從而轉變學習方式,使低年級學生喜歡數學,愛學數學。“興趣是能量的調節(jié)者,它的加入發(fā)動了儲存在內心的力量,使事情看起來容易做,而且減少疲勞。”小學生的天性就是好玩、好動、好奇,他們的認知活動多以興趣和好奇為載體,知識的積累與智能的發(fā)展,也多在無意識下完成,所以,提高低年級小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學好數學的重要方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