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孩子在閱讀中爬樓梯
- 來源:愛和樂教育服務有限公司
- 點擊數(shù):1305
- 發(fā)布日期:2013-07-09
我的女兒快滿五歲了,親戚鄰居都夸她文靜乖巧。的確,女兒跟周圍孩子相比,沒有太多的“野”性,作為媽媽,我認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女兒腦海中裝著各式各樣的故事,使得她內心豐富,看起來挺文雅的。
說起來,女兒的“閱讀史”也差不多有三年半了,回過頭去想想,我認為教孩子識字閱讀就好比教他們學走路攀高一樣,都要依著孩子的能力和興趣而定,讓他們在成長的喜悅中一點點積累經(jīng)驗,增強自信,如爬樓梯一樣,一步步攀高。
女兒說話很晚,到十八個月大的時候我給女兒買來很多大圖冊,教她認圖學說話,從那時起我就發(fā)現(xiàn)女兒頭腦挺靈活,記憶力也不錯,她不會因為不說話就影響與大人的交流。我就適時引導她讀圖冊,大約是十九個半月的時候,女兒會用三個字跟大人交流了,我很激動,還把那情節(jié)寫進了她的小日記本里。
女兒從小喜歡看五顏六色的圖畫書,我就耐心給她講圖畫書上的小故事,兩歲的時候,我讓她按我提示的要求在圖中找到相應的圖畫。那時的《早期教育》給了我很多幫助,上面有一個欄目,就是把一則故事中的幾幅畫順序打亂,媽媽講故事,讓孩子在上面找媽媽現(xiàn)在講的是第幾幅畫,女兒都能找到,這種設計方式很好地訓練了孩子的思維能力。
后來,我在各種各樣的幼兒雜志上找故事,女兒開始在文字世界里遨游,一個故事講完了,我問她故事里的小主人公做了什么,有什么事物等等,這些問題可以在原文中直接找到答案,這樣提問會讓三歲的孩子覺得既輕松又有信心,女兒常常在成功中享受那份喜悅,笑瞇瞇的。
大約是女兒三歲半的時候,我嘗試著教她英語單詞,那時中央電視臺的“希望杯”英語大賽正播得火熱,我和女兒一起看那些大孩子出色的表現(xiàn),這大大激發(fā)了女兒學習英語的熱情。
在節(jié)假日里,我經(jīng)常帶女兒出去散步,一邊享受田野風光,一邊背背唐詩,都是一些帶情境的,四歲以前的女兒好像利用了她記憶好的優(yōu)勢,只要幾遍就能背誦,而四歲以后,我教她唐詩,她總是首先問:“媽媽,這些是什么意思呀,你先講給我聽一聽。”
我知道,理解力是孩子閱讀故事的重要條件,我在平時的故事中讓女兒學會理解情節(jié),評價人物,女兒也很樂意做這些小小的分析,而且她總有令人驚奇的表現(xiàn),在日常生活中,女兒對人對事的理解力也都可以,大人們說這孩子很容易跟人交流,大人講什么不用擔心她聽不懂。這是她閱讀故事的收獲所在,也為她進一步閱讀提供了重要條件。
今年清明節(jié),我在家沒事做就想起杜牧的那首《清明》,我念給她聽,給她分析情節(jié),她覺得很有趣,沒過四遍,就學會了。第二天老師特意讓她在班上教小朋友們念。回來的時候,我問她小朋友們有沒有學會,她很得意地說:“都會了,我們班的小朋友個個都聰明!”
前些日子,老師借給我一本《早期教育》,上面有韓愈的《早春》,雖然那時已是暮春時分,但我覺得可以教女兒一讀,于是我們在一個細雨蒙蒙的早晨邊走邊讀,到了學校,女兒把書還給老師,順便背出了那首詩。 女兒對文字就是這樣敏感。
女兒漸漸長大了,一年后,就要上小學了,會面臨非常繁重的學習任務,而我心里仍有一條長長的閱讀“樓梯”,看著女兒活潑的身影,我默念著:“慧慧,咱們一起來爬樓梯,一、二、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