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桌交流通過,傾聽孩子的心聲
- 來源:愛和樂教育服務有限公司
- 點擊數(shù):1807
- 發(fā)布日期:2014-01-17
讓別人聽懂了解自己的內(nèi)心情感,是每個孩子最想要做的事情,所以在吃飯的時候,一家人都坐在餐桌上吃飯,是最適合交談的,父母們首先要養(yǎng)成傾聽的習慣。當孩子意識到父母在傾聽他們、理解他們、接受他們的時候,才會實現(xiàn)無障礙的交流。
什么是共鳴?就是對方說闡述的內(nèi)容,剛好也是你所想要表達的思想。父母與子女產(chǎn)生積極的共鳴是讓孩子從被動的溝通變?yōu)橹鲃颖磉_自己的最好手段。所以,在餐桌上傾聽孩子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:
父母要先維持心理穩(wěn)定
當孩子們在對某件事情表示自己的看法時候,應該不要打斷他們的話語,當他們把話講清楚了,根據(jù)孩子當下的心情,做出最及時的解釋。
孩子說話時父母要集中精力
不論孩子們的口中說出了什么樣的話來,家長都要和孩子們對視著,有時候眼神的交流,也更加能夠體現(xiàn)出肯定的態(tài)度。在吃飯的時候如果想別的事情,就有可能漏聽孩子的話,所以在餐桌上盡量不要有看書或看電視等轉(zhuǎn)移注意力的行為。
有所反應
當孩子年紀越小的時候,即便父母有在傾聽,但是孩子們也沒有辦法分辨你的態(tài)度,所以家長們一定要適當?shù)呐浜希屗麄冇X得你是在意的。在孩子們說完話之后,要給出“我明白了”、“真的是這樣嗎”、“你能再詳細地說一下嗎”等反應。
注意表情
每一種表情可以看出你對一件的在意程度,在餐桌上父母的表情是一種非語言性的交流手段。很多心理學家認為,在大家的生活當中,通過表情獲得良好交流的情況是占有著很高的比例。跟語言交流相比,非語言交流更有魅力,就像吃得開心才能消化得好一樣。在餐桌上進行對話的時候要把開心的表情和溫暖的眼神當作潤滑劑。
溫馨提醒:餐桌交流通過,學會傾聽和引導孩子的思想。適當?shù)睦贸燥埖臅r間,和孩子們多說一些話。不同年級的孩子,在性格上的走向也開始慢慢形成,家長們應該懂得觀察在家中的一言一行,要引導正確的思想,根據(jù)孩子們內(nèi)心所富含的錯誤想法,做到及時的更改。